自 2025 年 4 月 1 日起,劳务派遣领域迎来一系列全新规定,为行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。这些新规对劳务派遣各方的权利义务进行了更为精准且严格的界定,为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筑牢根基。中山市兴达劳务派遣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,为您解读新规要点。
劳务派遣单位资质审核趋严
新规执行后,对劳务派遣单位的资质审核更为严格,以确保其具备相应实力和规范运营能力。在申请劳务派遣行政许可时,要求实缴注册资本不少于人民币 200 万元,确保劳务派遣单位具备充足资金应对运营及潜在风险。经营场所需真实有效,且与开展业务相适应,还需配备电脑、打印机、复印机、电话、网络设备等基本办公设施及劳务派遣业务管理信息系统。同时,在管理制度上,与劳动者切身利益相关的劳动合同、劳动报酬、社会保险、工作时间、休息休假、劳动纪律等制度都必须健全规范,并制订拟与用工单位签订的劳务派遣协议样本。在人员配备方面,引导配备劳动关系协调员、人力资源管理师等专业管理人员。这一系列举措,旨在提升劳务派遣单位的整体运营水平与服务质量。
用工比例与岗位界定细化
在用工比例上,新规进一步明确限制范围,防止用工单位过度依赖劳务派遣。用工单位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 10%,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。对于劳务派遣的适用岗位,重新界定 “临时性、辅助性、替代性” 岗位标准。临时性岗位存续时间不超过 6 个月,如展会期间的短期服务人员、企业旺季的临时操作工等;辅助性岗位需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确定并公示,像企业中的保洁、保安等非主营业务岗位;替代性岗位仅用于顶替因休假、培训等原因暂时离岗的正式员工岗位。通过细化岗位界定,引导企业合理使用劳动力资源,避免滥用劳务派遣,保障劳动者权益。
派遣员工权益保障升级
在薪酬待遇方面,新规促使派遣员工与用工单位的正式员工享有更平等的待遇,明确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,从劳动报酬、绩效奖金、福利待遇等各方面实现平等对待。在工作时长与休息休假方面,也有了更明确的规定,严格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利,防止用工单位过度压榨劳动力。此外,在社会保险参保和待遇支付上,若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到外省,需在用工单位所在地为被派遣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,按当地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,保障被派遣劳动者享受应有的社保待遇。
面对新规,企业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变化,提前做好准备和调整。中山市兴达劳务派遣建议企业重新审视自身用工结构,对于不符合新规的用工安排及时调整;加强与合规的劳务派遣单位合作,确保各项用工操作符合法律法规要求。兴达劳务派遣也将持续紧跟新规步伐,凭借专业服务助力企业平稳适应政策变化,保障企业用工合规、高效。
